您现在的位置:

养生食谱 >> 正文 >

总爱叹气,要调理肝和肺

  受访专家: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

  刘女士今年50岁,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,对事情敏感多疑,总是把很多话憋在心里。本是享受儿孙之乐的年纪,却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唉声叹气。久而久之,她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,总是觉得气短乏力,还经常生病。这些都让刘女士很苦恼,担心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。

  叹气在中医里也叫“太息”,是指患者常胸闷不畅,自觉或不自觉发出长吁或短叹,迫使身体深吸气或长出气才能感到舒畅。正常人可见间歇性或劳累后的深呼吸,但频频叹气,中医称为“善太息”,则反映人体气机失调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中记载:“悲则心系急,肺布叶举,而上焦不通,荣卫不散。”悲是中医所说的七情之一,当七情中怒、思、悲、忧等情绪过于强烈、持续时间过长,就可能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,扰乱气机,损耗精气导致气机阻滞,或者肺气不足形成“太息”。

  气机失调主要和肝、肺两脏有重要关系。肝可调畅气机,肺主气、司呼吸,两脏功能正常,气机才能调畅。

  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,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而布散于胸胁,若情志不遂,肝失疏泄, 则气机郁滞, 就会在长呼气、长叹气后自觉畅快,兼见胸闷不畅、神情抑郁,或情绪急躁易怒、纳少、失眠多梦、舌苔白等表现,多见于神经官能症、更年期综合征等精神疾患的病人, 以女性和中青年居多。

  肺主气,可调节呼吸,肺气调畅则呼吸顺畅,但若因久咳耗伤肺气、本身肺气不足,或脾虚导致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等,都会导致肺气不足,出现长吸气、深吸气后自觉畅快,兼见气短、神疲乏力、自汗纳少、脏器下垂、舌淡脉细弱等气虚表现,临床上多见于久病体虚或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、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人。

© http://jkcp.vmzcc.com  寒露养生网    版权所有